培训动态

分类

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学习培训体会总结报告

2018726日,有幸作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高级教育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我参与项凯标老师对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人事干部培训的过程。课程伊始,项老师通过不胜枚举却又鲜活存在的事例告诉我们:时代会变,如果不努力,不去规划就会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到沙滩上,这些观点深深获得了大家的赞同也极大调动了培训人员的课程参与性。紧接着项老师话风直入主题,转向人力资源中的绩效与薪酬。第二天的课程中又重点介绍了招聘与职业规划。作为一名以前从未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领域的在读学生通过这堂课我既懂得了自己面临的社会是怎样的,也知道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该如何才能活得有些许意义。


作为一个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教师,项老师的课程不仅解答了之前我心中的某些疑惑,譬如工作重要还是继续读书重要?怎么样去判断和拒绝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怎么样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总的说来,对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如何规划我将来的教师生涯,锻造自己的核心力。就如课程开头项老师所说的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要传授学生以价值理性也要授之以工具理性,围绕这一句话我就开始了我的思考。价值理性也就是分辨是非对错,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事业,使学生成为“人”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再加之信息社会发展之快,人们步履匆匆从一个点结束又开始赶往下一个点,在这样的人人自顾不暇的时代,善恶如何区分,对错如何辨明?如果作为老师不清楚,那么学生又如何懂得,因此我认为教师要作为一个社会参与者也要作为一个社会观察者,辨是非,也能辩是非。也就是说,我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对错,也要能够清晰陈述出来对与错为什么是这样区分的。工具价值,也就是方法与途径的选择,方法的选择离不开洞察事理,因缘生之有为法叫做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叫做理。简单说来也就是明事理也就是洞察事物发展运行的规律。用作道理也可以,即道路之理。先秦经典《礼记.大学》中说:“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也就是实现修身治国理想的方法是格物,格物致知是基础,通道。《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而老子从整体论的世界观出发,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体,保持它的本来状态,揭示内在联系的秩序性。他承认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共性,把社会视为具有普通人性的联合体。然后从个人的体验,个人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中推导出“自然状态”。己心即人心,人心即天心,人道即天道。老子观察了天地和人类自身、以及鸟兽等客观事物,综合其变化规律,对混沌现象通过理性思维,进行抽象化(秩序化),对普遍现象进行概括,透过现象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使经验知识成为可能的“先验”的东西。形而上的“天道”,通过形而下“人道”、“地道”体验出来。因此“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由里及外推到天下,由近观远,知道人间如何相处、明白自然事理。前一种格物致知的途径还是后一种“不出户、知天下”的方法其实落到实处,其操作都是因人而异的,相较之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越发具有启示意义。现在社会在发展,古人的智慧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解释,在我这里能且只能踏实积攒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书本也可以是实践带来的。但如若要有所造就,我想必须遵循项老师结尾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书,和各种实践活动如果能在未来的几年内坚持每天学习提炼,就可以真学真问,拥有些许知识。


最后我想起来一句话“时间是最惹不起的,你敢挥霍它,它就敢荒废你”这碗毒鸡汤,我乐于喝下。





返回列表